
四川新聞網(wǎng)-首屏新聞樂山10月21日訊(記者 李舉濤 攝影報道)金秋颯爽,,樂山市金口河區(qū)永和鎮(zhèn)勝利村,,風(fēng)光正盛,。見又一波游客臨門,,57歲的楊其連連忙迎上前,,請坐,、奉茶,,熱情招呼遠道而來的客人:“歡迎來到‘峽谷第一村’,!”
很難想象,,這一圈粉無數(shù)的“網(wǎng)紅村”,曾孤懸于千米峭壁之上,,被喻為“云端上的村莊”,。2008年,,楊其連一家從“云端”搬到山下,不僅住進了新居,,如今還辦起了民宿,。而10多年來,像她這般從“懸崖村”搬下來的“云端移民”,,超過百戶,,其中一半以上都吃上了“旅游飯”。
勝利村所在的金口大峽谷景區(qū)
這是一個怎樣的村莊,?又有著怎樣的故事,?帶著疑問,記者決定一探究竟,。
告別“云端”到峽谷
“懸崖村”舊貌換新顏
從成都驅(qū)車3個多小時,,沿著大渡河岸蜿蜒前行,小涼山腹地的勝利村如畫卷般徐徐展開,。這是一個以川西民居風(fēng)格為主,,融入山地文化元素,歷經(jīng)搬遷改造后的美麗村落,,她地處樂山市,、涼山州、雅安市交界處的縱深地帶,,全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的大渡河峽谷便深藏于此,。峽谷兩側(cè)壁立千仞,大渡河奔流其間,,形成山環(huán)水繞,、山水同天的壯美景象。
大渡河峽谷
佇立大渡河畔,,千仞絕壁近在咫尺,。記者盡可能地抬起頭,試圖在直插云霄的山體上尋找勝利村的舊址,?!熬驮谀穷^的山上,只是現(xiàn)在看不到,?!眲倮妩h支部副書記羅樹艮指著遠處被云霧籠罩的懸崖說,那是勝利村人的“獨家記憶”,。
大自然很神奇,,既造就了如畫般的美景,也把生活的難題“丟”給了人們。曾經(jīng),,勝利村7個村民小組中,,有6個組處于海拔1600米以上的峽谷山巔,一度非常貧困,。
勝利村商業(yè)民俗街中央,,一塊巍然矗立的雕塑訴說著勝利村人的襤褸“前身”——陡峭的山崖直聳向上,狹窄的步道緊貼崖壁,,幾位身背竹簍的村民沿著峭壁彎腰前行,。雕塑背面,鐫刻著一行小字:此地人們來自懸崖絕壁的云端之上,。
“那時候,,下山趕個場,天不亮就要出門,,天黑了才攏得到屋,。”在“云端”生活了幾十年,,勝利村村民王幫華感觸頗深。村民們時常感嘆:這樣的苦日子,,何時是個頭哦,?
羅樹艮介紹,2004年勝利村搶抓彝家新寨建設(shè)機遇,,動員44戶村民從山上搬下來,,成為首批告別“懸崖村”的“云端移民”。在隨后的10多年里,,依托地質(zhì)災(zāi)害避險,、易地扶貧搬遷等政策,村民們陸續(xù)搬下山,,“到2017年,,全村人都搬到了新的勝利村?!?/span>
大渡河畔的“洞中火車站”
打造“峽谷第一村”
“云端移民”吃上“旅游飯”
“搬遷只是手段,,脫貧才是目的?!痹诹_樹艮看來,,讓搬下山后的村民住得好、過得美,,才是關(guān)鍵所在,。
然而,土地都在山上,山下靠什么過活,?“這也是起初,,不少村民憂心忡忡,不愿意搬下來的重要因素,?!绷_樹艮說,為了讓村民打消顧慮,,村兩委一邊苦口婆心做動員工作,,一邊組織搬下山的村民就近務(wù)工。
“就在山下的水電站干活,,70多塊錢一天,,一個月下來,能有2000多元,?!蓖鯉腿A介紹,相較于以往在山上種土豆,、玉米,,僅僅糊口的原始耕作而言,這樣打工,,安穩(wěn)有保障,,“簡直不要太香!”2006年,,他跟不少村民一起,,毅然選擇了走出高山。
如何讓發(fā)展可持續(xù),、更長遠,?新興的勝利村將目光聚焦鄉(xiāng)村旅游,全力打造“峽谷第一村”,。
依托大渡河金口大峽谷景區(qū),,毗鄰成昆鐵路、擁有全國獨有的“洞中火車站”等優(yōu)勢,,2012年,,鐵道兵博物館在勝利村落成。村上還實施山地文化棧道,、購物一條街,、峽谷觀景平臺等配套項目,打通環(huán)村旅游步行環(huán)線,,進一步完善了配套建設(shè),,鄉(xiāng)村旅游不斷煥發(fā)新活力,。
村民們辦起了農(nóng)家樂、民宿
“2021年,,勝利村共接待游客約12萬人次,,旅游收入達200萬元左右?!倍盍_樹艮更為欣喜的是,,村民們還順勢辦起了鄉(xiāng)村民宿、農(nóng)家樂,,“目前,,村里已有特色農(nóng)家樂15家、民宿60家,,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吃上了‘旅游飯’,。”
不止于此,。勝利村還因地制宜發(fā)展特色產(chǎn)業(yè),,成功注冊“石帽瓦”老鷹茶、“道林”花椒,、“峽谷第一村”等區(qū)域品牌商標,。勤勞的勝利村人再回舊村遺址,重新利用土地發(fā)展老鷹茶,、重樓,、花椒等產(chǎn)業(yè)基地上萬畝。
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,,生活也越來越有盼頭,。2021年,,勝利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144元,,連續(xù)6年持續(xù)增長,先后獲得中國少數(shù)民族特色村寨,、首批國家森林鄉(xiāng)村,、全國鄉(xiāng)村旅游重點村等榮譽稱號。
新興的勝利村
記者手記:
“逢山開路,,遇水架橋”,。曾經(jīng),不畏艱險的鐵道兵在大山里舍命向前,,最終建成了具有戰(zhàn)略意義的成昆鐵路,。如今,走下懸崖的勝利村人,,重回舊址,,開荒山、壯產(chǎn)業(yè),這“一上一下”間,,飽含拼搏與奮進,,秉承的不正是艱苦奮斗的鐵道兵精神?
眼下,,勝利村首家村集體獨資特色民宿正加速打造,,預(yù)計今年春節(jié)開門迎客。而隨著峨漢高速金口河段通車的腳步日益臨近,,金口河區(qū)即將結(jié)束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,,屆時勝利村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新發(fā)展機遇。
鄉(xiāng)村振興,,勝利村大有可為,。相信,只要沿著英雄足跡,,朝著致富奔康的道路奮勇前行,,必將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。
出品人:雷和斌
總策劃/統(tǒng)籌:雷和斌 楚 彥 周 牧
策劃 :戴璐嶺 唐 明 蔣 娜 代 紅 侯敬文 陳 浩
記者:李舉濤
出鏡:鄧玥瀟
攝像:俞文晶 許佳文
剪輯:鄧玥瀟
腳本:雷 雨
設(shè)計:謝冠男
配音:李趙卓
海報:卓靈 謝冠男